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两次暴涨暴跌,锂价不再任性?

2023-04-28 10:08
路咖汽车
关注

电池级碳酸锂去年几乎摸到60万元/吨门槛的时候,谁能想到不到半年时间,这一“白色石油”的跌幅就达到了近7成。不要说半年前想不到,就是2个月之前,当宁德时代向车企递出“锂矿返利”这一橄榄枝的时候,其锚点都还在20万元/吨的价位。只不过在一泻千里,甚至目前还被业内人士“看衰”,恐会跌入10万元/吨以内的碳酸锂价格走势面前。宁德时代这一锂矿返利计划似乎还没开始落地,就已经被宣告结束了。那么锂矿的这个价格走势正常吗?快速走低的锂价,说明锂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重要了吗?

锂价暴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锂价的暴跌是否合理?我们先看看曾经的案例。虽然新能源车的发展看起来并没有多久,但碳酸锂“作妖”也不是第一次了。时间拨回2015年,在政策叠加以及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开始迅速增长。从原来多年徘徊在4万元/吨级别的价位一路飙升,甚至一度逼近18万元/吨的高位。但是在高位运行2年左右之后,2018年开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几乎将之前的涨幅全部吐了出去,直至回到4-5万元/吨的水平。这一历史案例至少说明了三点:包括政策、技术在内的因素会促进上游需求的增加;短暂的供需不平等之后,行业的配套产能会逐步跟上;当供需重新平衡后,价格会逐渐趋近于成本(根据业内人士介绍,碳酸锂成本目前最低大约在3-5万元/吨左右)。

参考以上案例和总结规律,我们再来看2021年开启的新一轮碳酸锂涨价潮。你说它正常吧,确实在这一阶段,新能源汽车正好处于高速增长期。从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来看,新一轮碳酸锂涨价几乎与渗透率曲线保持一致。从2021年初的8%左右,渗透率一路涨至36%以上。而这个峰值,恰好与碳酸锂价格的峰值基本对应。但这两组数据的契合,其实有点似是而非的味道。首先是数据的倍率,即便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渗透率都大幅上涨,但需求并没有能够达到像碳酸锂价格那样近15倍的夸张增幅。虽然简单的一对一逻辑并不严谨,但另一点却无法回避。即所谓渗透率高位,其实很大程度受到国补即将取消的影响。这一趋势是明显可以预测的,并不能完全不打折扣地反馈到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

既然对应的需求并不能撑起这个涨幅,那剩下的答案就只能说是看好预期。确实,在销量与渗透率大涨的环境下,车企们开启了跑马圈地的模式,这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上游供应链玩一把比2015年更大的。于是“求仁得仁”,说去年的新能源车企给锂矿龙头打工,似乎并不过分。比如天齐锂业净利润超240亿元,赣锋锂业净利润超200亿元,盛新锂能净利润超55亿元。对比有着“宁王”称号,去年净利润超300亿元的宁德时代,似乎也差距不远。但关键还不在利润值,而是涨幅。赣锋锂业去年净利润几乎翻了三倍,盛新锂能则是翻了五倍多,天齐锂业增幅更是超过10倍。而宁德时代净利润尚没有翻倍,倒是恰好与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涨幅接近。

眼下的需求无法匹配,往后看的预期也不容乐观。在国补取消之后,伴随市场消费环境的变化,国内汽车销量需求开始萎缩。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甚至还玩起了价格战。加上钠电池等技术因素的影响,有点“击鼓传花”味道的高价碳酸锂自然也难以为继。于是这轮涨价潮甚至不像2015年那一波,还能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2021年开始涨得有多凶猛,2023年就跌得有多迅速。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