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21年新能源汽车大盘点:华为、小米跨界没有不可能,锂电池大战再推高潮

2021-12-31 13:49
首条财经
关注

06

生态化革命:豪赌押宝与趋势必然

不过从实操看,目前苹果效率更高些。

11月,彭博社透露第一代苹果汽车所需的自动驾驶芯片的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基础的自动驾驶系统上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要知道,造整车还是做自动驾驶供应商,苹果反复横跳多年,今年9月才确认自动驾驶目标,仅仅2月就透出了整车制造野心。

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处处藏着颠覆逆转。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分析,苹果、华为等企业入局,实际是为完善其生态链布局。新四化大潮、技术突破一日千里,让智能汽车有了更多社交等衍生属性。看似一辆车,实则是数据生态链的大入口,这是所有科技企业所垂涎的。

的确,这些新新力量,一开始就是奔着整合、生态去的。

但光有这些还难言造车大潮。恒大、宝能、格力电器、创维等也纷纷入局。

8月31日,格力电器宣布,将通过司法拍卖以约18.28亿元的价格竞得银隆新能源约3.36亿股份;11月16日,又宣布将盾安环境收入囊中,完善公司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布局。

而创维实操动作更快:7月宣布旗下首款车创维EV6正式亮相,定位中型SUV。11月份交付量1220辆,销量环比增长22.70%。

海信则以汽车零部件切入,主要布局车路协同、智能座舱以及整车热管理;顺丰借助销售端来分羹,5月上海顺资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是新能源汽车销售。

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然并不尽然是乐观消息,造车周期长、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产业链条复杂、入局并非易事。而汽车也有传统场景积淀,再好的愿景畅想最终要实践检验,种种不确定性蕴含着豪赌风险、折戟之患。

无论是2021年持续难产的FF汽车,还是2021年深陷裁员、负债风波的宝能汽车,或是众多无力回天、中途腰斩的品牌,都足以说明造车之难、之险、之专业。

那么,鱼贯而入的跨界“新新势力”,目标底气又落在何处?是否重蹈覆辙、再有一地鸡毛呢?

“我们大家都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一窝蜂冲进来没关系,最后老百姓会用事实来投票,投出最终的胜出者。”在360董事长周鸿祎看来,泡沫显然是存在的,但没有泡沫就没有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资本,更没有人才涌入。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如果说之前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进入汽车领域,是汽车产业变革上半场,那么百度、小米等这些科技“大厂”进入汽车领域,将开启产业变革下半场。

“相对于之前的造车新势力,这些科技大厂不仅资金实力更加雄厚,且在汽车智能化核心技术方面积累也更深厚,汽车产业真正的革命已经开始。”付于武补充道。

行业分析师郝瑞指出,5G、AI、云计算等多种新技术驱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必选项是承载这些前沿技术的综合工业级产品。经过电动化的上半场洗礼,智能化的下半场已开启,科技含量将是决胜因素,行业需要更多维的技术力量。

换言之,自身需求叠加趋势裹挟,终于跨界造车形成了大潮,豪赌也有必然因素。

或许,也没那么悲观。

毕竟相比上一轮跨界者,新新势力的生态式入场显得更为高阶,或能大力整合出奇迹。

以百度为例。2021年8月发布“萝卜快跑”,第三季度提供了11.5万次服务,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提供商。预计2025年实现盈利,2030年扩展到100个城市。

12月27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在开场演讲中表示:“10年之内基本解决拥堵问题。”

放狠话的背后,麦肯锡预测,2030年中国自动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将达到2300亿美元。在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将成世界上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

风物长宜放眼量,姑且再多些等待耐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