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动力电池争霸年终盘点:行业集中度空前,破局力量何在

客车装机量持续下降,乘用车带电量继续提升

12月份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6.09GWh,客车装机5.71GWh,专用车2.08GWh,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的装机量同比都继续下降。

2018年全年动力电池装机的59.91%在乘用车,达33.78GWh,较去年同比增长147.46%;客车装机16.43GWh,同比微增15.3%,占29.14%;专用车装机6.17GWh,占10.94%,同比减少25.8%。可见,与去年相比,动力电池装机结构在车型领域的变化是客车和专用车的份额都收缩了10多个百分点,乘用车的装机份额则相应上升了20%多。

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份额缩小当然与新能源客车的市场规模紧密相关。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9.1万辆,同比下降2.3%。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曾发表“新能源客车市场容量本身有限”的观点,一年10万多辆的水平是行业既定的天花板,发展新能源客车虽是地方政府的刚性任务,但增长空间有限,新能源客车市场的有限增长必然传递到其主要配套的磷酸铁锂电池

相对而言,新能源乘用车则有更大的增长空间,三元材料电池、尤其是高能量密度的三元材料电池市场规模也将继续扩展。

高能量密度三元材料电池装机的增长推动了新能源乘用车带电量的增加,2018 年新能源乘用车平均带电量达到33KWh,较2017 年提升35.82%,如果剔除插混车型,纯电动车平均单车带电量就已经超过了40KWh,高端纯电动车型带电量达到100KWh。

新能源乘用车带电量的提高受国家政策导向和电池技术进步推动,2018年,高镍电池商用的步伐有所加快,在NCM622和NCM811方面慢慢有所突破。

NCM811电池方面,比克、福斯特等的产品已经商用,天津力神NCM811电池配套的相关车型已成功进入推荐目录,宁德时代宣布将于2019年推出能量密度在280kWh/kg以上的NCM811电池,比亚迪在与长安汽车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的基础上,将投资50亿元在重庆增建10GWh NCM811电池产能。

不过,韩国电池企业LG化学和SKI都宣布推迟811高镍电池的量产时间,三星SDI也表示,NCM811电池的应用时间要到2020年以后。

NCA三元材料电池方面,2018年第四季度,NCA电池在纯电动乘用车是分别装机7.6MWh、92.5MWh和110.31MWh,不完全统计,目前宣布量产NCA的电芯企业有天鹏电源、鹏辉等。上半年,天津力神研发成功单体能量密度达302Wh/kg的NCA动力电池;年底,国轩高科宣布开发出能量密度达302Wh/kg的 NCM811软包电芯,计划2019年开始建设产线。

从技术潜力看, NCA比NCM811更容易实现300wh/kg的能量密度,但NCA的工艺要求更苛刻、技术壁垒被日韩国所掌握,国内要大规模量产且经得起商用安全检验,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还是前面的那句话: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应以安全性为前提。

方形电池制霸技术路线,软包逆袭有待时日

从动力电池的封装形式看,方形电池还是主流产品,2018年累计装机41.79GWh,市场份额74.06%,软包电池和圆柱电池装机量相当,分别为7.59GWh和7.05GWh。

年度走势看,方形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07.67%,软包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65.52%,圆柱电池则同比下降了21.17%。

软包电池主要由纯电动乘用车采用,4.65GWh的装机量占年度软包电池装机总量的61%,其次是纯电动客车,软包电池装机量1.15GWh,占比15%,纯电动专用车软包电池装机量1.01GWh,占比13%。

国内软包动力电池的参与者12家,占比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厂家总数约60%。GGII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孚能科技是最大的软包电池供应商,年度装机量1.94GWh,北汽是其最大用户。其次是北京国能,年度装机782.77MWh,面向奇瑞、广通、一汽、东风等新能源车企服务。卡耐和万向的装机量分别为646.5 MWh和601.32MWh,排在第3位和第4位。

两大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全年软包电池装机351.97MWh,仅占其总装机量的1.5%,其余都是方形电池;比亚迪没有软包电池装机,全部都是方形电池。

软包电池因为设计灵活性强,且兼具轻量化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认为将越来越成为更多车企首选的电池类型。但制造工艺的要求也更高,生产、封装中额外的成本和技术要求,也会变相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终端售价,在补贴退坡后应用压力将增大。

但是,随着合资品牌车企在中国投入电动车型,那些支持软包技术路线的企业,更倾向于沿用软包电池,包括日产、戴姆勒、雷诺、通用、现代、福特和沃尔沃等,这有可能助推软包电池继续扩张。

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高集中度的状况会继续保持吗?我们觉得大概率不会。从参与的玩家、需求方结构变化、新技术路线应用等方面,我们会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动力电池本身,也还有可能会有大的方向变动,保持开放心态,相信技术会给我们的零排放梦想提供好的解决方案。(完)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