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2023:驯服动力电池这头怪兽
02
技术创新、出海、产能过剩……
车企自研自造电池,当然更具备所谓的长期主义,但不容忽略的一点在于,千万不能太高估自己,毕竟叫比亚迪的只有一个。
特斯拉不行吗?可能真不行,哪怕强如特斯拉,其4680电池依旧处于难产状态。而且无独有偶的是,有消息称,蔚来已经停掉了自家的电池业务,改与蜂巢能源合作,相关研究人员也被裁掉。
没办法,实在烧不动了。实际情况也表示,动力电池企业并没有那么容易,被车企所替代掉。
或许是意识到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困顿,各大电池厂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出海求发展。但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做事,岂会那么简单?
2023年7月,欧盟理事会通过《新电池法》。按照新法规,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
这是全球首个将碳足迹作为对产品强制性标准的政策,我们承认其对动力电池行业标准化实行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必否认,这项法规大大提高了中国动力电池出口欧洲市场的门槛。
而美国的相关政策,则更具贸易保护色彩。
美《反通胀法案》要求,电动汽车必须满足“关键矿物来自于美国或美国自贸协定国家”“在北美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大于一定占比”2项条件,才有资格获得每辆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只满足其中一项可获得3750美元税收抵免。
而且,《反通胀法案》明令,中国的特别实体企业生产的电池,2024年后也拿不到退税。
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政策,宁德时代出海屡遭碰壁。不是今天匈牙利工厂停止建设,就是与福特合作的美国工厂终止合作。虽然最终都回应称“按原计划进行”,但其中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最后话再说回来,尽管出海很难,却必须要做。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多的增量市场,也是为了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打前站”。
至于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场,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据韩国SNE Research最新数据,2023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
6家中国电池企业市占率达63.7%,足以可见中国电池厂商的强势之处。而在国内,这些动力电池企业更是“卷”得,令人发指。
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000GWh~1200GWh。目前行业总的产能规划已经达到4800GWh,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必将回归理性状态。
没错,就是产能过剩。甚至有消息称,目前各大电池厂商,已经堆积了不少库存。而这样的情况,只有一个解决方法——低价倾销,以至于整体营销环境,越变越差。
总得来说,动力电池企业还是存在2个天然的壁垒,一个是规模化的制造能力,另外一个则是长期经验积累下的技术创新能力。
但可惜的一点,为了加深自己护城河,各大电池厂商,似乎都选择了扩充产能的捷径,而不是真正对电池技术进行根本性地突破创新。不是新瓶装旧酒,就是做一些结构创新。
亦或者,他们对于电池技术的底层创新也都在做,只不过确实太难,没有做出来。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都存在于实验室中,受限于成本,很难大规模量产装车。
看似重归理性的动力电池行业,依旧隐藏着危机。而这偌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始终还在等待一位孤勇者,驯服动力电池这头怪兽。
原文标题 : 驯服动力电池这头怪兽 | 血色2023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30天免费下载>>> 《村田中国-智能驾驶感知器件应用指南》
-
9月24-25日观看直播>>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9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10月22日立即预约>> 【电力运营直播】主动预测维护如何提高电力运营稳定性?
-
11月14日抢先报名>> 【在线峰会】OFweek 2024固态电池生态大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