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美国“宁德时代”陨落记

2023-06-13 16:10
帮宁工作室
关注

作者|Gabrielle Coppola

编译|杨玉科

编辑|葛帮宁

出品|帮宁工作室(gbngzs)

在密歇根州西南部一片3英里长的农田上,福特汽车正在建造一座电池工厂。其打造廉价、稳定的电动汽车电池所需技术,将来自中国的宁德时代——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制造商。

从很多方面看,福特汽车与中国电池巨头的交易,对美国而言都是一笔成功的交易——福特汽车将投资35亿美元,建造一座占地250万平方英尺的工厂,创造数千个新工作岗位。而且,到2026年工厂投产时,每年生产的电池足以为4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但任何深谙此事的人都知道,这对美国是一个毁灭性的讽刺时刻——这笔交易原本可以颠倒过来。

1990年代中期,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磷酸铁锂(LFP)的化合物。几年后,马萨诸塞州沃特敦的初创公司——A123 Systems公司(简称A123)将其商业化。

这种磷酸铁锂正是宁德时代和中国大多数电池公司当前使用的主要电池化学物质。

2009年,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向A123提供了数亿美元的资金,希望它能帮助启动美国的电动汽车生产。但这项举措为时过早。彼时的美国市场对电动汽车没有需求,而生产低油耗汽车的企业也不想冒险依赖一家未经证实的初创公司。

撑到2012年,A123最终申请破产。这家公司的失败成为当时政府浪费的象征,人们常常把它与加州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yndra相提并论。后者获得5亿美元联邦贷款担保后,于2011年申请破产。

直到今天,A123前首席执行官戴夫·维奥(Dave Vieau)仍不时受到指责。“你就是A123那个家伙,偷了政府所有的钱。”这句话他听过不止一次。

01.

如今,在磷酸铁锂发现近30年后,美国正急切地建立自己的电池供应链。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电池现代装配线的先驱正转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制造“21世纪发动机”的榜样。

这是一个不必隐晦的警醒——美国从A123事件中吸取了错误的教训。

美国本可以致力于一场更长时间的博弈,而不应该让一项潜在的突破性技术,或者一家试图将该技术商业化的年轻公司,在自由市场的反复无常中自生自灭。

美国本应该培育和保护一个不可避免会遇到试错成本的新兴产业。事后来看,A123事件可以作为在与中国竞争的时代,改变美国资本主义正统规则的一个案例。

2013年,中国当时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收购了濒临破产的A123。那一年,中国政府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实施建设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计划。

十年后的今天,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8%,占全球锂离子电池产量的83%。行业专家表示,即使乔·拜登(Joe Biden)总统的所有气候政策都成功地重振了美国制造业,但在电池制造方面,无论是必要技术还是产能,美国现在都落后中国至少10年。

倡导北美电池发展的行业协会NaatBatt International当选主席布莱恩·恩格尔(Brian Engle)说:“过去20年,中国一直在以一种非常一致的战略向前迈进。反观我们,创造了各种非常酷的技术,然后又放弃了它。”

在A123倒闭后不久,该公司的一些工程师响应中国年轻而蓬勃发展的电池行业的号召。其中一位,最终成为中国一家碳材料制造商的亿万富翁董事长。

个别A123前高管仍耿耿于怀,如果当时美国找到一种让公司继续运营的方式——一份政府供应合同,甚至是出售给另一家美国企业,那会发生什么?如果给它充足的时间和支持,A123能否最终成为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电池巨头,成为美国本土电池供应链的关键?

但是历史不容假设。

“美国有自己的产业方针,我们的政策就是——我们没有政策。”杰夫·张伯伦(Jeff Chamberlain)说。张伯伦在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工作了十多年,试图将电池技术商业化,后于2016年创办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