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车圈尽头是告别3·15

2022-03-15 18:24
汽车公社
关注

车圈的尽头是告别3·15

汽车行业从来不缺乏变革者,但变革之路却注定坎坷。6年前,8000公里外的法兰克福,时任奔驰集团全球总裁的蔡澈一声令下,“奔驰将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商”,顷刻之间,硝烟四起,“打造用户型企业”的呐喊声此起彼伏。

可惜的是,6年过去,彼时巨擘们轰轰烈烈的战略宣誓却也无时无刻不透露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处处为用户着想”的车企们难道还要在此时将用户推入3·15的怀抱?

此时此刻,当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们,轻装上阵,以灵活有效的用户运营不断强化着自身“用户型企业”的价值属性之际,即便这一过程再痛苦,车企们也必须改变以往“应付式”的企业—用户模式。

当消费者们的发声渠道日益增多,法律维权意识日渐增长,“好人受气,坏人神气” 的逆淘汰效应不应还是主流。那些历经岁月痕迹,却又能及时深刻了解用户、掌握用户规律、尊重用户需求、维护用户权益的车企,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当车企在市场布局中习惯性的瞄准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等传统体系能力时,却也容易忽视了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用户共存的能力。

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提出:“人们的消费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为高阶的层次就是情感消费。”

“我们不缺用户,缺的是与用户的共情”,舞台还是那个舞台,只是舞台中心的人变了。不可否认,在明面上,现阶段各大车企都在一改传统的“企业思维”套路,逐步向“用户思维”的底层理念转变,从线上到线下,构建的用户生态体系核心是:以建立共情连接为基础,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方式,在“共创”中重新梳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让用户直接参与品牌的成长,进而传递品牌价值,寻求品牌认同。

企业的主导地位慢慢交给了用户,当然是件好事,但是用户型企业的转型不该只是嘴上说说,说到与达到之间有着一条“想到”的鸿沟。

用户转变无疑是痛苦的,是对一个路径依赖时间长久之后再变轨的痛苦,亦是一个在固有优势和重建体系之间求取均衡发展的痛苦。对于传统车企,尤其是有一定积累的车企来说,真正构建一个以用户为驱动的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管是对后台、流程,还是对公司整个思维逻辑都是巨大的颠覆。

有人说,中国汽车产业此前在黄金岁月里取得的成就主要归功于市场的大势所趋以及产品力的不断发酵。那么当车市告别白银时代,新能源悍然来袭、芯片供应链危机如雪崩般倾泻而下,那么此时此刻还只是单纯地将希望寄托于市场机遇或者惯性,而不设身处地的站在用户一旁,“刮骨疗毒”般地实现“用户型企业”转型,前路必是一条“死胡同”。

或许,理想主义的说,车圈的尽头就是告别3·15。

       原文标题 : 车圈尽头是告别3·15丨惊变·315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