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残奥村事件把自动驾驶推向舆论风口,自动驾驶天生就自带血性吗?
反人性的辅助驾驶不仅十分危险,还很可能会给车主带来二次伤害——先出事故,再背黑锅。
前不久的蔚来事件就充分暴露了这一点。
▲蔚来事件车祸现场
8月22日,蔚来遇害者林文钦的家属已经向警方报案,称蔚来涉嫌毁灭证据。
家属出示的报警资料显示,他们向警方提供了两项证据,一项是蔚来工作人员承认私自接触车辆的视频,一项是蔚来工作人员承认私自接触车辆的录音。
▲林文钦家属的报警回执
显然,林文钦的家属担心蔚来篡改数据,误导第三方检测机构作出不利于林文钦的责任判定。
要知道,类似的事情已有先例,温州的特斯拉车主陈先生就曾被特斯拉反咬一口,告上法庭。
去年8月,陈先生驾驶特斯拉遭遇车辆失控,事故导致陈先生大肠被截30厘米,腰骨碎裂,经抢救勉强活了下来。
▲陈先生驾驶的特斯拉
陈先生认为是刹车失灵导致事故发生,可没想到,第三方机构给出的检测报告却是:陈先生负事故全责。
原来,第三方检测结构从特斯来方面拿到数据,得出了陈先生没有踩刹车,而是在事故前踩油门的结论。
陈先生完全不认可这份结果,他对媒体信誓旦旦地表示:“我有十多年的驾龄,对车辆的操作十分娴熟,不可能出现油门当刹车的低级错误。”
网友也纷纷对陈先生表示同情,开始质疑检测报告的客观性。可就在这时,特斯拉反而拿着检测报告正式起诉陈先生!
对于刚做完手术的陈先生来说,特斯拉的一纸诉状不啻于一次暴击。
正是因为有类似的前车之鉴,就不难理解林文钦家属的报警举动。如果不这样做,被蔚来反过来起诉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因为,传统汽车以硬件为主,第三方检测机构有能力对事故原因进行专业鉴定,作出公正权威的判断。
而对于现在的新能源智能汽车,软件、生态已经越来越重要,在发生事故时,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内容成了判定责任的重要因素。
可这部分数据实质上掌握在厂商手里,第三方检测机构很难绕开厂商直接获取数据。
这意味着,厂商拥有过大的话语权,完全有能力左右事故责任的判定,这导致很多车主不信任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结论。
还记得前不久的特斯拉车顶维权事件吗?
维权者由于过激行为被上海警方行政拘留5日,原本只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最终反而被拘留,被社会热议,成了一起社会问题。
▲上海车展车顶维权事
根本原因就在于,维权者坚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特斯拉刹车失灵,而特斯拉方面却坚持要求将车辆送交第三方机构检测,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
看似公正的特斯拉,实际上吃准了第三方机构没有相关数据的弱点,试图掌控局面。
综上,所谓自动驾驶汽车其是个大坑。
一方面,只要习惯了系统接管车辆的便利,就等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另一方面,系统背后的数据被厂商牢牢控制着,一旦出现问题,厂商很容易把责任推出去。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恐怕谁都无法平息心中的怒火,原本简单的交通事故就很容易升级为社会事件。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14日抢先报名>> OFweek 2024固态电池技术线上研讨会
-
11月20日火热报名中>>>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11月22日立即报名>>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领英 跃迁向新 年度管理者峰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1 固态电池大消息!
-
10 5C超充,该怎么卷?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