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广州充换电市场观察:竞争和创新之路


结语

充换电路线选择交由竞争和创新

新事物替代旧事物,必然要有足够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才行。

公共充电在这几年补贴政策的扶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以运营车辆快充为主的运营市场。运营模式,也从最初求数量的跑马圈地到求质量的稳扎稳打。不过,充电站建设运营还是亏本生意,包括广州这些利用率已经全国领先的运营商,仍然也不能盈利。

另外,充电时长还是影响了运营车辆的运营时长,司机同样工作时间运营收入有所降低。虽然运营成本有所下降,但此消彼长,收益变化不大。但是车辆初期投入成本高一些。

再有,近期不断在充电站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事件,虽然绝大部分不是充电桩的问题,但也牵连了充电运营行业,引发了大家关于电池频繁快充而带来的安全性担忧。

由此,充电路线下的运营车辆,还不能形成对传统能源运营车辆的有力替代。

同样服务运营电动车辆的换电技术,在历经多年冷遇之后,近期多次被政府提及,热度不断提升,利好政策不断释放。换电在大幅缩减补电时长的同时,也可对电池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使得动力电池的价值利用更为充分。但是,行业对换电的认识问题,换电站建设的高门槛,换电模式需要整车企业、换电运营方等深度捆绑,换电场站目前还不能兼容各家车企等因素,限制了换电站大规模铺设。

由广州看去,充电和换电技术路线都有了不错的基础,它们之间的竞争也还在初级阶段。在换电也得到支持之后,二者在政策待遇上基本等量齐观,两大技术路线有望公平一战。充换电的这场技术路线之争,有望交由市场竞争来解决。而充换电从业方,则要加快创新提升,解决运营中的难点,才能在赢得政府之后,再赢得市场。


<上一页  1  2  3  
内容导航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