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韩锂电巨头5大工厂推迟、告吹、暂停!

维科网锂电消息,据韩联社4月17日报道,据业界消息,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和韩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纷纷推迟或取消与中国三元材料巨头企业的合资项目。

涉及五个合资工厂

从报道来看,涉及的韩国企业分别为LG化学和LG新能源、SK On、ECOPRO Materials、POSCO Holdings(浦项控股),中国企业分别为华友钴业和华友控股、格林美、中伟股份。

具体来看,推迟或取消的合资工厂项目如下:

1、LG新能源和华友钴业在中国的两个锂电循环回收相关工厂:2023年8月,两家公司举行了合资签约仪式,宣布设立锂电循环回收合资公司,并在江苏南京与浙江衢州分别投建前处理与后处理工厂,原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动工、2024年底正式投产。但在电动汽车需求停滞的影响下,截至目前仍未开工,合资公司也已推迟工厂建设计划。

不过,报道指出,LG新能源并未放弃与华友钴业的合作,仍计划维持与华友钴业的战略性合作关系,并根据市场情况推进工厂建设。LG新能源的相关人士还表示,确实因市场变化对部分计划进行了调整,但回收业务方面的合作仍在开展。

2、LG化学与华友控股集团在摩洛哥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资工厂。报道指出,该项目由LG化学和华友控股集团旗下的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推进,目前已将量产时间从2026年推迟至2027年。

需要指出的是,LG化学系LG新能源的母公司,华友控股集团系华友钴业的母公司,这几家公司之间的合作深远。

除了上述两个中国的回收处理工厂之外,2023年4月19日,华友钴业宣布已于当日与LG化学、新万金开发厅、全罗北道及群山市、韩国农渔村公社签订了《投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约定,公司与LG化学拟在韩国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区内投资设立电池材料(金属硫酸盐、前驱体)生产工厂。不过后续进展目前尚未有公开信息。

同年9月25日,华友钴业再公告与LG化学的三个项目计划:前两个项目选址印尼,包括双方将设立年产5万吨前驱体及配套精炼,以及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高压酸浸湿法冶炼的两个合资公司。

第三个项目则选址摩洛哥。综合华友钴业和LG化学的信息来看,双方将在摩洛哥设立年产5.2万吨锂盐加工合资公司,并合建电池材料厂,该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目标是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阴极材料。LG化学当时还在声明中表示,摩洛哥工厂生产的磷酸铁锂阴极材料将供应北美市场,并获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的补贴。

但现在来看,显然摩洛哥磷酸铁锂材料工厂量产时间被推迟,能不能获得IRA法案的补贴尚存变数。

3、SK On、ECOPRO Materials与格林美的前驱体工厂计划告吹。三方于2023年启动合资公司“GEM Korea New Energy Materials”的设立计划,并原计划到2024年在韩国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区斥资1.21万亿韩元打造年产能5万吨的前驱体工厂。但随着相关产业需求减弱以及美国IRA法案、敏感外国实体(FEOC)等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价值链出现了变数。

ECOPRO Materials(简称ECOPRO Mat)方面表示,诸多变数导致项目难以具备足够的商业性,各方被迫取消了合资公司设立计划。不过,由于在工厂建设前取消,未造成资本金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日,格林美公告,为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满足公司在印尼建设绿色镍资源园区的资金需求,拟出售全资子公司持有的ECOPRO Mat(不超过202.2074万股股票,占其总股本的3%。

4、POSCO Holdings与中伟股份曾合作推进的镍工厂新建项目处于中断状态。据中伟股份2023年6月的公告,其全资二级子公司中伟香港鸿创与POSCO Future M约定在韩国浦项市投建11万吨正极材料高镍前驱体项目,并由各方组建合资公司实施本项目,合资公司由中伟香港鸿创持股80%,POSCO Future M持股20%。该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61亿元人民币(按 10969.6亿韩元折算)。

另一则公告则显示,中伟香港兴创与POSCO Holdings拟在韩国浦项市投建镍精炼厂项目,并由各方组建合资公司实施本项目,合资公司由中伟香港兴创持股40%,POSCO Holdings持股60%。该项目固定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按4,100亿韩元折算)。

按照当时的规划,上述两个项目均计划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建设,预计于2025年量产。

由此来看,韩联社报道中处于中断状态的镍工厂新建项目或为镍精炼厂项目。

变动背后

对于上述合资项目变动,韩联社的报道给出的原因是电动汽车需求阶段性停滞以及美国对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

从电动汽车需求阶段性停滞来看,这方面的变化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愈发明显,直接导致大众、福特、通用、Stellantis、丰田、本田等整车厂对战略推进和产能扩张的态度更加谨慎,相应的投资规模也大幅缩减。而从上述合资项目来看,毫无疑问全部都是大手笔投资,但在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下,中韩企业不得不重新评估项目的时间计划及必要性。

从美国对华政策来看,自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所谓的“对等关税”行政令,企图通过不断提高对中国的税率(目前为125%),以及对东南亚国家加征24%-49%关税政策等举措,实现对中国的商品出口实施直接和第三国渠道的堵截后,确实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此背景下,韩国作为高度依赖出口经济、自身体量有限的国家,对美国直接“缴械”,韩国锂电产业链企业暂时推迟或取消与中国企业的合资项目也属情理之中。

对于此变化,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分析指出,我国锂电设备、锂电池产业在美国市场发展短期将受到直接冲击,但中长期影响有限。全球锂电需求的增长并不会因美国市场的波动而停滞,我国锂电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也并未改变。占据统治地位的锂电材料预期成本能够顺利转嫁,高关税带来的影响有限,锂电设备、锂电池产品短期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幅减弱。

而且,全球范围内欧洲、中东等地区锂电需求旺盛,美国市场之外仍有广阔市场。Northvolt破产,欧洲打破幻想,与中国锂电企业协同发展动力电池。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动力、欣旺达均积极推进欧洲本土化生产。储能领域,2024年中东、东南亚、南美储能订单不断,阳光电源、比亚迪、远景能源等一众储能厂商在全球攻城略地。

完备的产业链、优质的工程人才、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我国敢于直面美国霸权主义的底气,美国的极限施压并不会让我国低头,美国市场的短期冲击也并不会阻碍我国锂电产业链长期的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