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浆料团聚=电池报废?4招填平锂电工厂“隐形巨坑”

2025-04-24 15:21
锂电解码
关注

锂电池浆料团聚是影响电池性能的"隐形杀手"!如何破解分散不均、导电剂团聚等头疼难题?本文从材料特性、工艺参数、设备选型三大维度剖析成因,并给出高剪切设备升级、阶梯分散工艺、纳米导电剂替代等核心对策,助您实现浆料均匀性与电池性能双提升!

一、锂电池浆料团聚的原因

1.材料分散不足

导电剂(如炭黑)或被团聚的活性物质未充分分散。

纳米级导电剂比表面积大,易因范德华力团聚。

2.工艺参数不当

搅拌速度或剪切力不足,导致团聚体未被机械力破碎。

高速搅拌时间过长导致黏结剂分子链断裂(如PVDF降解),失去分散稳定作用。

3.配方与添加剂问题

未添加分散剂或分散剂类型不匹配(如未使用CMC、PAA等)。

固含量过高或溶剂比例失衡,导致颗粒间摩擦力增大。

4.环境与原材料缺陷

溶剂(如NMP)含水或挥发,导致黏结剂(如PVDF)析出凝胶。

原材料水分超标(>500 ppm)或粒径分布不均,小颗粒团聚。

二、改善团聚的措施

1.优化分散工艺

阶梯式分散:先预混导电剂与溶剂,再逐步加入活性物质(如分阶段调转速)。

设备升级:采用高剪切搅拌机(如双行星式)或延长分散时间。

2.调整配方与添加剂

添加分散剂:如CMC(羧甲基纤维素钠)、PAA(聚丙烯酸)通过静电斥力分散;Triton X-100通过空间位阻分散。

更换导电剂:采用纳米碳管代替传统炭黑,减小颗粒尺寸。

3.控制材料与工艺参数

严格水分管理:确保NMP水分≤500 ppm,控制环境湿度(≤30% RH)。

调整固含量与粘度:高固含量可增强剪切摩擦分散,但需平衡流动性。

4.工艺环境优化

真空脱泡减少气泡扰动。

缩短浆料存储时间(建议8小时内用完),避免静置分层。

三、生产现场排查步骤

1.原材料检测

水分与粒径:检查活性物质、导电剂的水分(≤500 ppm)及粒径分布(D50是否符合要求)。

溶剂纯度:检测NMP等溶剂的纯度和含水率。

2.设备与工艺审核

剪切力验证:检查搅拌桨转速、剪切速率是否达标。

工艺参数:核对分阶段搅拌时间、顺序。

3.浆料状态评估

细度测试:用刮板细度计检测浆料细度(一般要求≤25μm)。

粘度与流变:旋转粘度计检测高低剪切粘度,确保剪切变稀特性。

4.环境监控

温湿度控制:环境温度20-25℃,湿度≤30% RH。

设备清洁:检查搅拌罐、涂布模头是否有残留团聚物导致异物污染。

5.极片与电池验证

极片SEM分析:观察活性物质/导电剂分布均匀性(是否有颗粒凸起)。

电性能测试:循环后若容量衰减快、内阻升高,可能因浆料团聚导致导电网络断裂。

总结

浆料团聚的核心原因是分散不充分和颗粒间吸引力过强,需从材料、工艺、设备、环境四方面系统排查。生产现场应优先检查原材料参数与搅拌工艺,结合细度、粘度等指标快速定位问题。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

参考资料:

1.动力锂离子电池一致性制造工艺研究,冀承林

2.先进储能电池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阳如坤

3.锂离子电池合浆工艺研究综述,杨时峰-End-

       原文标题 : 浆料团聚=电池报废?4招填平锂电工厂“隐形巨坑”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