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两大电池巨头赴港IPO!
港股正成为新能源企业加速扩张、链接全球资本的重要跳板,赴港IPO的锂电池产业链企业队伍不断壮大。3月25日,海辰储能递表港交所,正力新能通过港交所聆讯。
海辰储能冲击“港股储能第一股”
3月25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辰储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登陆港交所主板,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农银国际、中银国际。若成功上市,海辰储能有望成为港股首家以储能为核心业务的全球化新能源科技企业。
海辰储能于2019年在厦门诞生,自成立起便锚定储能赛道,通过聚焦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迅速在全球市场崛起,已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全球核心市场成功进行了布局,并积极开拓中东、非洲、大洋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目前已向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
申请资料显示,根据灼识咨询,2024年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5.1GWh,位列全球第三,市场份额为11%。
业绩方面,海辰储能的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36.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9.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9.0%;净利润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的亏损后,在2024年取得净利润2.8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022年-2024年,海辰储能的毛利分别为4.10亿元、12.38亿元、23.0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1.3%、12.1%、17.9%。整体呈上升趋势。
产能方面,海辰储能的储能电池有效年产能已从2022年的5.54GWh增长至2024年的49.7GWh。,截至2024年12月31日,设计年产能已达62.0GWh。
海辰储能在国内外均有项目基地布局:目前已在中国建立两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厦门市及重庆市,并正在山东省菏泽市建立第三个生产基地。同时,公司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也布局了生产基地,是第一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公司。
此次港股IPO,海辰储能的募资将主要用于提升储能电池产能、研发、搭建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络、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其中,在提升储能电池产能端,海辰储能拟使用部分募资用于拓展海外产能,海外新设生产基地项目计划于2025年启动,并于2028年投产。同时,拟将部分募资用于在重庆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第二阶段采购储能电池生产的机器设备、测试设备及配套物流设施,该基地项目一期第二阶段的计划储能电池产能为28GWh,计划将于2025年开始建设,并预计2027年投产。
值得指出的是,2022年-2024年,海辰储能海外市场收入分别为3.3万元、1.01亿元、37.00亿元,占比从0%跃升至28.6%,标志着海外市场正愈发成为海辰储能的重要市场。
产品矩阵方面,海辰储能280Ah储能电池、314Ah储能电池及5MWh液冷储能系统已实现量產;∞Cell 587Ah储能电池、∞Cell 1175Ah长时储能电池、∞Cell N162Ah钠离子储能电池、∞Power 6.25MWh 2h/4h储能系统均将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客户结构方面,海辰储能在全球的终端客户主要包括电网运营商、独立发电公司、可再生能源公司和能源项目开发商。2022年-2024年,海辰储能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12.79亿元、30.88亿元和61.8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5.4%、30.3%和47.9%。同期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3.48亿元、8.94亿元和22.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6%、8.8%和17.3%。
正力新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3月25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力新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与招银国际。
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主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涵盖电芯、模块、电池包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掌舵人为曹芳,她不仅是正力新能的董事长,还是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的妹妹,持有正力新能48.57%的股权。
业绩方面,据更新资料,正力新能在过去几年的营收持续增长,2021-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15亿元、33亿元、42亿元和51亿元。不过,正力新能在2021-2023年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分别为-4亿元、-17亿元、-6亿元,在2024年首次实现归母净利润盈利9101万元。
市场地位方面,据弗诺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正力新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9.9GWh,占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为1.8%,排名第九。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示,今年1-2月,正力新能以0.71GWh装车量和0.97%的市占率,位列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第10位。
客户方面,正力新能的动力电池客户包括大型央国企、造车新势力及跨国领先整车汽车,公司在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全球多个龙头企业核心车型的电池产品供应份额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零跑汽车核心BEV车型的销售渗透率及对上汽通用核心PHEV产品GL8陆尊PHEV渗透率达50%以上,为GL8陆尊PHEV的主要供应商。
此外,正力新能还与德业股份等企业围绕储能电池开展合作,并积极寻求与航空、船舶领域的客户推进产品的量产合作。
客户结构方面,正力新能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在2021-2024年总营收占比中最高达90.4%。
产能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正力新能电芯产品的设计总产能为25.5GWh,为满足下游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目标于2026年底前建成50.5GWh的产能。
本次在港IPO,正力新能拟募资用于产能扩张及建设智能制造设施及柔性生产线;各项研发活动;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拨资。
其中,常熟新生产工厂一期的设计年产能约为10GWh,预计将于2025年11月启动试生产;二期工厂的设计年产能约为15GWh。二期工厂竣工后,新常熟工厂的年产能为25GWh,预计将于2025年12月动工,并预计将于2026年启动试生产。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免费参会立即报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数会工业芯片与传感仪表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