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千亿“镍王”第一个IPO:瑞浦兰钧登陆港交所,产能利用率不足一半仍融资扩产

2023-12-26 18:19
零碳风云
关注

撰文|大蔚

编辑|凯旋

今天,瑞浦兰钧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18.3港元,盘中最高涨至19.66港元,涨幅7.1%,收盘时回落至18.78元,当前市值为427.6亿港元。随着该公司的上市,有千亿镍王之称的65岁的青山集团创始人项光达也迎来了人生首个IPO。

2022年8月媒体爆出瑞浦兰钧计划赴港IPO的消息,当年12月14日瑞浦兰钧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终因招股书“失效”而落空;今年6月瑞浦兰钧二度递交招股书,11月30日终于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

截止IPO前最后一轮融资,瑞浦兰钧投后估值已达303亿元。投资方包括上汽、中伟股份、深创投等产业链资方与专业基金。

背靠大树好乘凉

瑞浦能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年轻”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公司主要从事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单体到系统应用的研发、生产、销售,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电力储能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瑞浦能源看似名不见经传,但要说起它背后的公司,那可是世界500强青山控股,号称“镍王”,也是2022年3月份发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金属镍期货的逼空大战的主角。

青山控股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青山控股抄底世界最大的镍矿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成功拿下当地4.7万公顷的红土镍矿开采权。接下来几年,又在俄罗斯、印度、津巴布韦等国买矿建园。经过长达十年的运筹帷幄,青山控股在2018年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镍生产商。

镍在三元锂电池原材料中举足轻重,在上游原料中,稀有金属镍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近30%,高镍、超高镍电池占比更高。手握全球最多的镍矿产资源,2017年底,青山控股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成立了瑞浦能源。2020年又成立了兰均新能源,合并后成为瑞普能源,后更名为瑞浦兰钧,兰均新能源由瑞浦兰钧持股71%。

作为一个“富二代”,瑞浦能源比起其他动力电池企业,虽然是个后起之秀,但成立之时就赢在了起点,先发优势明显。

一方面, 瑞浦兰钧有了充足的弹药,青山集团不仅能够提供资金来源,还能作为上游供应商为瑞浦兰钧供应原材料

招股书显示,瑞浦兰钧向青山集团采购电解液、PVDF及铜箔,原因是青山集团拥有广泛的合作网络及与上游电池材料生产商的良好关系。瑞浦兰钧已经和青山集团的附属公司永青科技签署了框架协议,保证原材料供应的长期稳定。

青山集团也是瑞浦兰钧最大的客户,在2021、2022和2023年上半年,瑞浦兰钧向青山集团及其关联方出售的电池产品分别约为1530万元、8.6亿元以及8.33亿元。

2020年至2022年,瑞浦兰钧的出货量分别为1.55GWh、3.30GWh和16.61GWh。今年上半年瑞浦兰钧出货量为7.77GWh。其中,瑞浦兰钧出货量提升主要是在2022年,主要原因依旧是青山集团。

青山集团让瑞浦兰钧在供应链保障和客户开拓上有了天生优势。在招股书中,瑞浦兰钧也提出了计划借力青山集团在东南亚、南美洲、欧洲等地建厂,以扩大产能的计划。“我们能够利用青山集团于印尼在产业链上游的各种战略努力,并把握东南亚需求的快速增长。在南美洲,我们有意建立电池包生产工厂,并打入美洲市场,同时发挥青山集团的现有业务优势。”瑞浦兰钧在招股书中如此写道,“青山集团业务的广泛覆盖未来将为我们提供广泛的合作机会。”

有了财大气粗的青山控股的坐镇,刚刚成立的瑞普能源就已经掌握了其他动力电池厂商梦寐以求的镍资源,并由此迅速崛起。同时,以来随着2022年以来下游需求爆发,瑞浦兰钧乘上锂电产业崛起东风,短短几年间,自身规模迅速壮大。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瑞浦兰钧收入分别为9.07亿元、21.09亿元和146.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1.9%。

营收大幅增长的背后是产能的不断扩张,瑞浦兰钧的设计年产能从2020年1月的2.3GWh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35.2GWh,公司计划于23年底实现设计产能69GWh。

目前,瑞浦兰钧已闯入国内电池企业第二梯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瑞浦兰钧装车量为3.99GWh,市场占有率为1.17%,位列排行榜第11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自成立以来,瑞浦兰钧已经接受青山集团累计投入资金超80亿元。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青山集团通过关联方向瑞浦兰钧及其附属公司分别贷款4.64亿元、52.7亿元和21.84亿元。这样巨大的关联交易金额也让其几乎无法在A股登陆,只能选择港股IPO。

尚未盈利

尽管营收连续成倍增长,但是瑞浦兰钧已经连续亏损了3年。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瑞浦兰钧收入分别为9.07亿元、21.09亿元和146.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1.9%;净利润为-5327万元、-8.04亿元及-4.51亿元,3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并且瑞浦兰钧的亏损仍在扩大。今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净亏损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05亿元扩大30.5%。而同为港股上市的中创新航早在2020年时便已经开始盈利,2022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更是达到6.9亿元。

瑞浦兰钧称,亏损主要因为上半年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放缓,导致动力电池产品确认毛损;公司计提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经营开支大幅增加,仅研发开支在收入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6.4%增长至7.7%。

值得注意的是,瑞浦兰钧还预计2023年录得净亏损将大幅上升,主要系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尚未从年初的放缓中完全恢复,对动力电池产品的销量造成不利影响;不少电动汽车制造商预期动力电池价格将因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年初并没有下单;下半年国内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行业的市场竞争加剧,预计对毛利率将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瑞浦兰钧将实现盈利并产生经营现金流入时间推迟到了2025年。

如何实现盈利,瑞浦兰钧给出的具体解决方案,包括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对原材料成本波动的应对能力、增加销售收益和形成规模经济等。

或许是基于上述逻辑,瑞浦兰钧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仍然计划投向产能。具体包括温州工厂三期项目(设计年产能24GWh)、佛山工厂一期项目(设计年产能16GWh),以及重庆工厂(设计年产能30GWh)。公司计划于2025年底前实现产能达到150GWh以上,相当于在目前2023年底产能基础上翻一番。而根据瑞浦兰钧在近期行业活动中透露的信息,2025年后至2030年,还将有额外150GWh的海外产能规划。

不过,与上述宏伟产能扩张计划相悖的是,过去几年时间里,瑞浦兰钧当前的产能并未得到充分利用。2020年至2022年,瑞浦兰钧整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0.3%、86.4%和73.9%。受到销量下降的冲击,今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甚至大幅下滑至49.4%。

一面是现有产能利用率尚不饱和,负荷不足影响盈利能力,另一面是继续大力度的产能扩张,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在瑞浦兰钧招股书中却被并列以佐证其成本领先的规模经济战略:“我们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将可创建更大规模经济。为满足下游迅速增长的需求,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这让人有些怀疑,2025年瑞浦兰钧是否真的能实现盈利。

实际上,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外,其他下游电池制造企业盈利能力都十分一般,而瑞浦兰钧在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的背景下,仍然选择继续产能加码,可能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纵观锂电行业,装机量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大部分已经成功上市或正在冲刺IPO。但上市后的效果也是喜忧参半,比如同在港股上市的中创新航,目前总市值较为2022年10月公司上市时已经腰斩,总市值由上市初期的600亿元以上降至当前的294亿元。今年10月以来,还有两家锂电产业链企业已向港交所递表,分别为正极材料环节知名厂商龙蟠科技和电池PACK制造商幂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锂电老大宁德时代近期也将赴港股上市。

在目前的动力电池发展形势下,今年上市显然不如2021年、2022年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阶段,市场无法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不过淘汰赛已经开始,谁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谁的产品更具性价比,将成为活下去的关键。即便估值倒挂的”流血上市“,也意味着企业未来生存概率大幅提高。

——END——

       原文标题 : 千亿“镍王”第一个IPO:瑞浦兰钧登陆港交所,产能利用率不足一半仍融资扩产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