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妖"镍"疯涨,大厂签长期供需捆绑协议,电池荒或延长涨价潮?

2022-03-14 09:30
电车资源
关注

随着世界各国车企电动化转型的加速,以动力电池为主要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创下新高。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023万辆,同比2019年增长42.7%。

与此同时,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三大件之一的动力电池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但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动力电池供应链也开始“扛不住”。今年以来,有关动力电池价格上涨、上游锂矿减产消息不断传出,电池级碳酸锂更是突破了50万元/吨,有消息传出国内电池厂商不卖货、不接单对抗碳酸锂价格暴涨。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升高

日前,韩国机构SNE Research公布了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的总装机量。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296.8GWh。

从电池厂商来看,中国电池势力正在快速崛起,在电池总装机量TOP9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5个市场席位,韩国和日本企业分别占据3个和1个市场席位。宁德时代(96.7GWh)、LG新能源(60.2GWh)、松下(36.1GWh)、比亚迪(26.3GWh)位居前四名。

韩国企业SK On(16.7GWh)和三星SDI(13.2GWh)分别位列第5、6;中国企业中创新航(7.9GWh)、国轩高科(6.4GWh)、远景动力(4.2GWh)居第7—9位。

从2019年至2021年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来看,2021年是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最多的一年,同比2020年增长了117%;而2020年同比2019年只增长了17%,动力电池市场发展较为平稳。侧面反映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1年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未标题-1.jpg


分析来看,主要得益于中国和欧洲两大市场的快速崛起。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3%;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占比为32%;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占比10%。值得注意的是欧洲为了实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颁布了严格的碳排控制政策,在略显“激进”的政策下,欧洲市场将全面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

据民生证券研究院预测,到2025 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715GWh,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1439 GWh。

电池原材料价格涨势不减

在动力电池需求量急速上升的背景下,原材料价格也不断上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产量增加的幅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幅度。

涉及动力电池关键原料的镍、钴以及碳酸锂、氢氧化锂等的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据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1月,电解钴现货均价在27万元/吨左右,而如今已经突破54万元/吨;截至3月8日现货镍报价263783.34元/吨。SNE Research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的镍金属需求量将增至84.1万吨。

此外,碳酸锂、氢氧化锂的价格也出现不同涨幅。截至2022年2月22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47万元/吨,较2021年1月上涨41.7万元/吨,涨幅近8倍;电池级氢氧化锂现货均价逼近40万元/吨,较2021年1月上涨35万元/吨,涨幅近7倍。

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上调了产品价格。

目前来讲,这种局面难以得到缓解。据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惠誉国际预计,一直到2030年,全球锂市场供应不足将呈加剧趋势。

金属锂方面,虽然2022-2023年有较多新项目陆续投产,但由于锂资源项目需要半年至两年的产能爬坡周期,整体锂供需仍然偏紧;全球钴市场或在2023年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钴价格将趋于平稳。

从国内动力电池生产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65%的锂原料需要进口,因此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后,国内电池企业纷纷上调价格,没有议价权力。对于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加大对电池原材料上下游的投入,加大对原材料的科研力度,有利于应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实现更灵活的应变。

增资扩产、加大投入

有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工业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在43万~52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在470000~530000元/吨。

网上开始流传,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中游电池厂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选择不卖货、不接单以应对碳酸锂价格暴涨。经媒体求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赣锋锂业均给出否认回答。

实际上,进入2022年后国内主流电池企业均增资扩产,总投资超千亿元。

3月,欣旺达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拟在珠海市政府辖区内投资建设30GWh动力电池项目。根据公告,该计划总投入约12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100亿元。

3月,捷威动力与A股上市公司龙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达成优先供货及优惠政策,捷威动力拟于2022-2024年期间向龙佰集团采购锂电正负极材料,两种材料的年采购数量计划均不低于所参与捷威公司相关项目使用量的50%。

2月7日晚,亿纬锂能发布公告宣布惠州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化战略合作,打造惠州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协议约定,当土地供应、能源供应等满足项目落地条件时,到2025年亿纬锂能及控股企业产值合计将达到1000亿元,助力惠州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壮大。

同日,国轩高科对外表示,合肥新站高新区50GWh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一期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3月底正式投产。两期全部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50GWh动力电池的目标。

此外,蜂巢能源、比亚迪、比亚迪、力神电池也先后宣布项目开工或新项目落地签约。

华安证券研报预计,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达到450GWh,中国国内装机量将达到230GWh。

对于各大电池企业的扩产举措,业内人士指出,与车企的捆绑程度是电池厂商常能规划落地重要因素,关乎在未来产能释放以后,能否为企业带来相应的营收。

实际上,今年以来不少整车厂已开始与电池厂“联动”。车企纷纷增资电池厂的背后折射出他们对于自身产业链安全供应稳定性的焦虑。今年2月,奇瑞新能源与捷威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动力电池供需联动和产能保证达成深度合作,奇瑞新能源拟采购捷威动力未来3年共计约50亿元金额动力电池。

1月29日,一汽解放与宁德时代在吉林长春签署《五年供需联动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基于战略合作,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深度合作关系,做到供需两端良好匹配,提高各方的高效联动。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整体供给仍不足,头部主机厂和头部电池厂强强联手、深度捆绑,在稳住行业大盘的同时,或将加剧整个行业电池供需紧张。

小结:全球新能源汽车走向一路强势,动力电池需求也迎来爆发,将成为万亿元级的大产业。车企和电池厂纷纷谋“生路”,增资扩产、捆绑电池厂,以解燃眉之急。不过,当前上游传导的波动严重影响产业发展时,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对动力电池材料市场进行监管,打击哄抬物价行为,及时抑制非正常波动。

来源:电车资源

       原文标题 : 妖"镍"疯涨,大厂签长期供需捆绑协议,电池荒或延长涨价潮?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