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搜索
热门搜索: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怼天怼地”的李想又回来了!对车内VR提出了5点疑问

2022-01-10 15:02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2022/01/09

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才是不变的主题。

记者丨罗超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朱锦斌

自从去年7月份,面对愈演愈烈的水银事件,李想在网上一顿痛骂之后,不知是自觉发言不妥,还是公关部门压力太大,他似乎有意开始收敛起自己的“暴躁脾气”,远离了网络世界……

但到了去年12月份,李想那颗不安分的心又躁动了起来,不仅主动分享了11月、12月一些有趣的事情,还在理想ONE取得历史性的销量突破后,直接横摆数据,“明怼”此前不看好增程的冯思翰,并随后与14岁的自己来了一场对话,感叹除了体重,26年来自己的性格没有任何变化,仍然口无遮拦、惹是生非、令人讨厌。

这份自白也正式宣告着以前那个“怼天怼地”的李想又回来了。这不,在怼完冯思翰之后,他又在上周发文就“有了VR设备车内就不需要屏幕”的说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称不要轻易定义那些你连用都没用过的产品,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在产品定义前,应确保自己掌握最基本的VR理论知识和足够的使用经验。同时,李想还对车内VR提出了5点疑问,甚至化身“带货主播”,推荐了两款入门的VR设备。

在李想看来,车内VR在设备定位、算力支撑、使用场景、三维交互、实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疑问与漏洞,在功能都还没有实现前就误导消费者屏幕无用论,是缺乏最基本的产品尝试和敬畏心的。

虽然,李想没有指名道姓,探讨的重点也在于车内VR现阶段的使用合理性,但此番言论还是很难让人不联想到蔚来与李斌。因为,在发布ET5时,李斌大力介绍了应用AR/VR技术的全景数字座舱PanoCinema,并且当场表示车上其实不需要那么多大屏。

按照蔚来的说法,ET5从硬件、软件到内容,都为车内AR/VR体验进行了原生设计。无论是AR和VR眼镜设备,还是杜比全景声音响系统,又或是高算力芯片,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以及沉浸式的视觉内容提供了保证。

尽管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李想的质疑也确实问出了不少人心中的困惑,可在ET5交付之前,谁又敢下论断说蔚来一定是在炒概念或者无法达到实际效果呢。

实际上,对座舱内的交互功能以及沉浸式体验,一直以来也是汽车行业探索的方向之一,期间诞生过很多想象力的产品概念,但也大都停留在概念阶段。例如,奥迪此前展示过一套VR娱乐体验概念:其Oculus Rift头戴设备更倾向于优化后排乘客的娱乐体验,即用户在玩游戏的同时,游戏内的飞船将跟随车辆动作一同移动,强化与车辆的交互属性。

宝马也曾在iNext概念车上展出其MR全息显示技术,驾驶员可以借此进行视频通话、电话会议、观看电视节目、监控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周的CES展会上,宝马还首次发布了“影院模式”未来车内娱乐系统。“影院模式”下,宝马通过“BMW悬浮式巨幕”(分辨率高达8K的31英寸超宽全景显示屏),将后排空间打造成一个专属私人影院。屏幕上的娱乐内容能够以16:9、21:9甚至32:9多种格式进行播放,辅以Bowers & Wilkins 4D环绕音响系统,力图为用户带来沉浸式娱乐体验。

单从可操作性上来说,宝马这套未来车内娱乐系统在实现难度上应该要比车内VR要小很多。果然,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才是不变的主题。

其实,在本届CES上,宝马除了在车内娱乐上大费周章之外,还在车身颜色上成功吸引了一大波的闪光灯。它通过“电子墨水”竟然成功实现了车身一键变色功能。

这种“电子墨水”中包含数百万个透明微胶囊,直径仅为一根头发的厚度。每个微胶囊里含有带负电的白色颜料,以及带正电的黑色颜料。通过控制微胶囊两侧的电极,可使所需颜色出现在车身表面上。宝马根据图案和汽车表面弧度的变化制造不同尺寸的“电子墨水”,进而固定在汽车上,最终通过电极变化实现一键变色。

在现实与虚拟之间,宝马用户的自由个性表达是被满足了,但是路上的交警叔叔应该要哭了。(所以酷是挺酷的,法律法规怕是不允许哦)不过,这也是宝马一贯追求的风格,驾驶乐趣如果不能填补新能源化的冲击,那就车内车外都整个大活,从多个角度去维持自身“好玩”的产品属性。

要说,这次的CES本周的快乐源泉,宝马、索尼接连“整活”,就连马斯克这位老“喜剧人”也回归了。当展会上,所有人都在拿出自家的酷炫技术之时,马斯克旗下的公司却带来一条狭长的地下隧道—LVCC Loop,号称斥巨资将公路从地上转移到地下,隧道内车速最高可达250公里/时,实现无拥堵的出行效果。

可该隧道去年5月试运行时,就已令众多体验者大失所望,因为隧道内最高车速只能达到64公里/时,远低于特斯拉的宣传时速。此外,由于隧道内道路太窄,而且没有应急车道,不少人质疑,一旦有汽车出现故障,将会非常危险。

可以预想到,马斯克的这条隧道应该是为自动驾驶上路所准备的,但在短期内,自动驾驶肯定无法普及,单靠这么一条狭长的隧道就想解决拥堵问题,难度可想而知。

等等,研发这条隧道的公司叫什么名字来着,The Boring Company?哦,那没事儿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锂电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