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规范文件,是否预示着锂电池行业已经开始进入拐点?
极客网·极客观察11月19日(文/水木)11月18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1年本)》的意见,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
其中《规范条件》提出,锂离子电池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管理、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那么这次文件的出台是否预示着锂电池行业已经开始进入拐点?锂电池还“香”吗?
自今年年初以来,锂电池行情异常火爆,当然这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整体产业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应用端—电动车的市场规模逐月、逐季、逐年,同、环比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此外包括除电池以外的其他与新能源产业链深度绑定的行业也都迎来大幅度业绩增长,那么在这种风借火势、火助风威的氛围之下,所有锂电池企业都加足马力“大干快上”,增建产线、提高产能、投资锂矿等等。各路资本也都蜂拥而至。
尽管相关部门出台了对行业的规范意见,但是锂电池行业的中长期发展逻辑其实并没有改变,之所以说没有改变主要还是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在支撑,而这次《规范意见》的重点指向就是要防止行业出现盲目扩大产能,只注重“量”而忽略“质”的问题。
要知道自国家提出“经济转型”这个大命题以来,就一直在引导行业、企业以守住生态环境为底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的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质量”,所谓质量就是“质”在前而“量”在后,这个逻辑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另外一点,文件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也是在为近期火爆的锂电池行业适当降温,但并非是在“灭火”,降温的目的在于让这把火可以持续健康的烧,而非急功近利的一蹴而就,新能源产业是一件长期事业,前期的基础一定要筑牢。
另外,这次文件中对相管企业“提质”的要求尤其是研发经费在营收中的所占比重以及对电池技术创新和相关材料的品控也是有明确目标的。
其中文件要求锂离子电池企业应具有锂离子电池行业相关产品的独立生产、销售和服务能力;研发经费不低于当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鼓励企业取得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主要产品具有技术发明专利;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当年实际产能的50%。
还对锂离子电池的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提出要求,并明确了电池和电池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产品性能。
这个举措实际上就是为了锂电池行业在后期能够在技术创新和工艺上能够持续领先,做到产能与先进的技术标准可以齐头并进,放弃规模为先的传统思路。
可以说当前已经进入经济转型的深水区,国家在出台一系列政策的同时,包括支持、引导或是规范,都在适当的节点和时间以适度的方式不断地矫正、调节前进的方向,这都为行业的持续、健康、领先性给出了足够的保障。
基于这样的背景,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存在,阶段性的调整是不会对行业的中长期发展逻辑造成影响,作为新能源行业分赛道的标签依然显著。
来源:极客网 水木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9月24-25日观看直播>>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9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限时30天免费下载>>> 《村田中国-智能驾驶感知器件应用指南》
-
10月14日抢先报名>> 【线下会议】2024碳中和创新论坛-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论坛
-
10月22日立即预约>> 【电力运营直播】主动预测维护如何提高电力运营稳定性?
-
11月14日抢先报名>> 【在线峰会】OFweek 2024固态电池生态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