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缺电下,长城大禹电池诞生,把技术命门紧握自己手中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随着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一一面世,车企+电池的全新组合,逐渐在行业内引发轰动,比起过去找供应商,当下的车企们似乎更加愿意自己培育“电池技术”,这是为何?
曾经看到过一张有关电动汽车造价成本名单,其中说到,“电池占到30%到45%,电机、电控20%到25%......”,在这些百分比中,电池占比最高,近一半的成本也让电池成为了一款电动汽车的核心,事实也是如此。
无论是纯电车型还是混动车型,其中动力电池技术能否突破是该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支撑,那么汽车品牌都是如何解决这个难点的呢?
亲自下场,长城“电池”诞生
近日长城汽车旗下的动力电池大禹电池在经历了6月底亮相之后终于迎来首发。“永不起火,永不爆炸”,这家依托于长城汽车成长起来的大禹电池,首发如此高调,这很长城。
这可不是我们小时课本中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所以命名也颇有渊源。
据长城汽车动力电池设计总监曹永强说,“大禹治水的逻辑方式是变堵为疏,大禹电池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借鉴了大禹治水的思路,改变传统以堵为主的电芯控制技术,将热失控后产生的气火流按照设计通道安全疏导出电池包外,该技术可解决热失控起火和爆炸问题.....”
在一堆冗长且复杂的理论知识点后,大禹电池的核心就是一个“控”、“导”、“疏”的过程。
有趣的是和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对比,长城的大禹电池并非是单指一种电池,而是一整套电池安全技术;据悉,它可以搭载多种不同化学体系电芯,比如无钴电池、三元锂、磷酸铁锂等,同时还能按照不同车型对电池包容量进行调整。
从文字表述上可以理解为,大禹电池更像是一个储能盒,这是一整套电池系统的名称,因为自主研发,长城汽车今后的各类新能源车型均可以在大禹电池系统中获取匹配。
比起当下我们认知中的单一电池组,长城的大禹电池近乎突破了电池的固有认知,行业分析师认为,“长城并不是研发出了一款拥有新的化学体系的电池,而是自己创造的一个系统性集成安全技术的电池。如同电动化平台一般,大禹电池就是动力电池的移动平台。”
从长城近几年出位的营销手法中也可以感受到,这不仅仅只是发布一个电池这么简单。
“大禹电池将于2022年应用于长城旗下新能源车型,首搭车型就是沙龙品牌的第一款车型。”这是在9月24日大禹电池技术品鉴会上长城汽车对外透露的信息点,重要有二,一为长城汽车又是新能源汽车沙龙;二为大禹电池正式搭载的时间。
而依托长城汽车之势成长起来的大禹电池,和刀片电池”、“弹匣电池”一样有着天然的先发优势,对于长城汽车品牌的热衷度也自然会转嫁给大禹电池,而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沙龙。无疑,这又将掀起一场自主研发电池领域的大比拼。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对于一款新能源汽车而言,无论其外观内饰多么养眼,无论其智能科技搭载如何先进,但归根结底的关键还是回到了电池。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特斯拉车型的热销所带来的有关电池问题的新闻屡见不鲜;宁德时代也因为站队风口而订单飙升,市值一路向上的热度也引发行业热议;从电池原材料到供应商,再到车企,与新能源汽车捆绑最深的还是电池。
但其实在目前众多的自主品牌中,也只有比亚迪、广汽埃安以及当下的长城汽车有能力完整电池的整装,这样的凤毛麟角,可以说是车企的一个机遇,当然也是动力电池革新的一次机会。
其实早在2018年时,行业间就曾流出一种说法,“目前自主品牌里面有80%的企业有跟电池厂合资的想法,或者说正在实施。”
连大众、戴姆勒、特斯拉等车企近年来也都纷纷选择自建工厂,更别说国内的车企他们一方面找供应商合作,另一方面陆续展开自建电池工厂计划,比如吉利、上汽等目前均已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无疑,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早已经出现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如上文所提及的“电池成本占比最高”的现实也正在迫使车企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建电池厂一方面可以保障电池动力系统的统一品质;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成本,供应链一体化,在雄心勃勃的电动化战略面前,降低电池成本也成为了车企们抢占先机的方式。
事实也再一次证明了,在当下还未消亡的疫情面前,不仅缺芯,还缺电池。
据悉,从去年开始,国内头部的几家电池企业就已出现负荷运转。国轩高科的对于热门车型电池供给生产线24小时轮轴转;就连曾毓群(宁德时代董事长)都不忍抱怨,“客户催货真的受不了了。”
在不久前的成都车展上,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就曾表示,“目前动力电池的产能缺口在30%到50%,并且预测一直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都将比较紧张......”
行业研究机构也表明,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到2023年将达到406 GWh,相比之下,动力电池的供应则预计只有335 GWh,由此带来的18%的供需缺口,还将在2025年,进一步扩大到40%左右。
无疑,自研电池、自建工厂在很多程度上可以相对解决“燃眉之急”,这些未雨绸缪的车企,似乎再一次“战胜”市场。
虽然对于前路,很多时间大家依旧一无所知,毕竟面对新能源汽车多变的市场格局,无论是投资、战略合作或是自建工厂,规划中的产能也并不能在此刻迅速实现,还需要分期建设,里面的变数也实在太多。
所以从长城汽车略带激进的新能源目标战略布局中真切感受到长城的决心和迫切。
BC认为,接下来无论是长城汽车的蜂巢动力或者是大禹电池,还有氢能源计划,都体现了长城汽车在电池核心技术+产能产业链上的布局已初见成效。但不止是长城汽车,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会在全产业链布局上亮出真正的底牌,那也是自主品牌真正的“亮剑”时刻。
-END-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9月24-25日观看直播>>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9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10月22日立即预约>> 【电力运营直播】主动预测维护如何提高电力运营稳定性?
-
11月14日抢先报名>> 【在线峰会】OFweek 2024固态电池生态大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