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华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全资收购控股公司水木蓝鲸
创业邦7月21日独家获悉,深圳曦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曦华科技)已于近日完成惠友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穆棉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芯片产品研发、流片、生产等方面。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宣布将全资收购旗下控股的北京水木蓝鲸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快跑进入汽车芯片赛道。
创业邦持续关注的曦华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感知与计算控制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面向手机、IoT、汽车等智能终端市场设计和销售智能感知、计算与控制芯片。此前在2020年年底,公司还曾获得清华力合、厦门合方联合投资的Pre-A轮融资。
据悉,成立近3年,曦华科技已从2019年正式运营时的20多人核心团队,成长为百人规模,研发、硕博人员占比均达到70%以上的综合型精干团队。
他们大多来自国际知名芯片设计公司,具备软件、硬件、算法、系统、验证等芯片全链条研发能力,在人机交互、混合信号处理、大型SoC领域拥有业界领先的研发和量产经验以及创新能力,曾主导设计多款产品获得国际大奖,所主导设计芯片累计出货量数十亿颗。
“成立至今,公司最令人骄傲的是——在芯片行业人才紧缺的大环境下,曦华团队健康成长,无一人主动离职。”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COO黄志文说道。
缺“芯”时代,MCU需要国产化
曦华科技所关注的MCU芯片又称微控制单元或单片机,是把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 (Memory) 、计数器 (Timer) 、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而形成的芯片级计算机。
因体积小、性能高、功耗低、可编程、灵活度高等优点,其可以在众多场景实现终端控制。按照总线或数据暂存器的宽度,MCU被划分为4位、8位、16位、32位以及64位,随着数据位数增加,处理能力逐渐增强,可应用场景也更多样化。
得益于近年来国内消费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MCU厂商已在8位MCU中低端市场具备技术基础。然而在16或32位MCU高端市场中,全球MCU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主流32位MCU市场规模的80%已被瑞萨电子(日本)、恩智浦(荷兰)、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德国)、德州仪器瓜分,国产比例不足10%。
黄志文介绍,无论是从贸易关系还是技术管制方面考虑,国产MCU芯片等核心领域都需要具备自主可控的技术研发能力,抵御芯片紧缺等“卡脖子”风险。
一方面,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市场应用需求端优势明显;另一方面,高性能MCU价量齐升,有望驱使更多国内优秀企业进军MCU领域。这均为MCU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创造了软着陆空间,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从消费电子到汽车电子
2019年数据显示,全球MCU下游应用主要分布在汽车电子(占比33%)、工控/医疗(占比25%)、计算机(占比23%)和消费电子(占比11%)四大领域。
而具体到国内市场,中国MCU应用仍主要集中在家用消费电子、计算机网络等领域,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领域的MCU占比显著低于全球水平。
“从消费电子轻市场切入,避开巨头逐渐打透汽车电子长线领域”是曦华科技的市场策略。这对于初入市场、资源资金有限的初创公司,不失为生存(快速获得现金流)和发展(布局长远未来)的最佳路径。
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曦华科技加紧研发,快速推出了面向手机、IoT智能终端市场的智能感知、计算与控制芯片,并开始批量供货。
在布局消费电子市场的过程中,曦华科技愈发意识到了汽车市场的重要性:“自上个世纪以来,内燃机一直是汽车工业价值和创新的源泉。而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升级,如今,半导体才是汽车的‘心脏’,遍布汽车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安全舒适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内。”
过去十多年,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行业产值不断提升。2020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已达460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超635亿美元。
近20年来,汽车电子占整车的成本已由2000年的18%跃升至2020年的40%。汽车半导体每辆车的成本也由2000年的150美元,跃升至2020年的475美元。
尽管发展迅速,汽车电子在整个MCU市场中已占据超过1/3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仍不到5%。
为了更快布局、抢占市场份额,曦华科技除自身研发外,还在近期收购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员——水木蓝鲸,一家专注于车规级功能芯片的Fabless公司,面向汽车动力、底盘、车身网关、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32位MCU及感知和驱动IC。
谈及此次收购,黄志文表示,水木蓝鲸拥有汽车芯片自主核心IP及技术Knowhow,掌握车规级芯片设计、验证、系统、软件等全链条研发能力,且产品符合ISO26262 ASIL-D汽车功能安全标准及ISO/SAE21434车辆信息安全国际标准流程开发,满足AEC-Q100质量可靠性认证。
除此之外,其芯片还内嵌国密算法加速引擎、电机控制逻辑等硬件算子,能提高代码执行效率。蓝鲸核心研发团队拥有多款汽车芯片成功量产经验,在汽车MCU、人机交互、混合信号处理、大型 SoC 领域拥有业界领先的研发经验以及创新能力。
据悉,水木蓝鲸第一颗自主研发的32位汽车级MCU芯片预计将于今年内完成流片,目前水木蓝鲸已经与数家汽车厂和Tier1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意味着,距离上轮融资的半年后,曦华科技不仅再次获资本市场认可,还拿到了汽车电子领域的“绿色通行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应用市场摸爬滚打的四年里,曦华科技一直在一线备战,并感受着外界的风浪。
从疫情期间至今,曦华科技已量产的消费级5G手机SAR接近感知芯片和TWS耳机触控芯片订单量大幅提升。
“区别于周期性明显的外贸等行业,芯片行业的发展机遇更具可持续性,在已有制造、设计、封装测试等多维度能力的情况下,国内芯片产业链将迎来颠覆性变革,弱化进口、重视国产。”黄志文说。
具体来说,过去MCU在汽车电子领域,如底盘动力的国产化率是0%,几乎没有人布局。最近疫情爆发的一年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厂商开始加紧研发。现如今,对于汽车厂商而言,只要已有国产芯片,便是他们的首选。
与此同时,由于汽车科技的爆发式变革,以及近段时间的“缺芯”加速,汽车半导体的供应链体系也发生着转变。
过去,原有的供应链三角体系为Tier 3汽车半导体供应商;Tier 2汽车ECU模组供应商;Tier 1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OEM整车厂。但当下汽车半导体供应商可能会直接绕过Tier 1供应商,直接与OEM整车厂合作,成为新的Tier 1供应商。
而从需求端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占全球33%,未来还将发展至50%,足以形成规模化汽车芯片市场;从供给端来看,我国的晶圆厂已能够满足车规级芯片最高要求的28nm制程。这都将是曦华科技等MCU厂商的机会所在。
尽管未来任重而道远,但聚焦眼下,在获得融资和收购水木蓝鲸后,曦华科技将持续加大在汽车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并计划启动新一轮融资,志在成为国内MCU领域的领军企业。
谈及投资逻辑,惠友资本投资总监杨扬也表示:“曦华科技拥有全链条的芯片研发人才和强大的芯片研发实力,其自主研发的芯片产品在消费电子方面已经崭露头角,在汽车电子方面厚积薄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0月30日立即预约>> 宾采尔激光焊接领域一站式应用方案在线研讨会
-
11月14日抢先报名>> 【在线峰会】OFweek 2024固态电池生态大会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